专访香港导演高志森:从电影到舞台剧的“春天”

“我在做舞台剧的时候也尝试尽量注入电影感,把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使用在舞台剧上,就是我把舞台变成了画面组合的概念去表达和推进剧情。”

采访、撰稿 | 崔晓美
图片 | 高志森
排版 | 宋雨凡
采访时间 | 2021年2月1日
采访地点 | 线上采访

据中演汇讯:

“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何处觅残塘。红绡夜盗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在街头艺人的吟唱中,电影《南海十三郎》讲述了一个“献给全港编剧,共勉”的故事,也是献给所有编剧的情怀之作。这部“香港制造”电影正是高志森导演的经典作品。

高志森从1995年开始由电影转向戏剧舞台,其创办的“春天实验剧团”于1995年6月3日正式启航,当日也是创团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之首演。“春天实验剧团”发展至今,共演出超过90出不同类型的剧场节目,本地演出总场数超过1,400多场,累积票房超过2.7亿港元,观众入场总人次更超过一百一十万。《南方都市报》曾评:高志森“在舞台剧领域又有出色表现,为香港舞台剧的商业运作开拓了新的局面。”

高志森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影视全才,也是香港舞台剧商业运作的能手。近日,由中演院线携手高志森领衔的创作团队正在打造的舞台剧《两京十五日》(根据马伯庸同名作品改编)正式启动,拟于2021年10月于北京首演并开展全国巡演。这部舞台剧或许将是高志森从电影走到舞台剧“春天”之后的又一次魅力绽放。

舞台剧《两京十五日》概念海报

以下为高志森导演的采访实录:

Q:您编剧的电影作品有周润发、张国荣主演的《纵横四海》等;导演的电影作品有讲述天才编剧人生历程的《南海十三郎》等;舞台剧作品有《长恨歌》《喝彩》《搭错车》等。您如何看待电影和舞台剧作品的区别?从个人角度来说,您更喜欢电影还是舞台剧?

高志森:电影最重要是发挥「蒙太奇」效果。就是画面组合或声画组合所产生的戏剧效果和不同意义。电影就是看重视觉画面组合,舞台则是看重表演者的唱跳演弹的现场发挥,因此表演者的功力,往往成为了观众最欣赏的关键点;

高志森编剧作品

剧院这个媒介是现场的,它重视表演者和观众的直接交流,两者之间的直接互动、现场气氛都是需要刻意用心去经营的;银幕下与舞台上都是在说故事,但媒体不一样表达手法也有不同。

高志森导演作品

我在做舞台剧的时候也尝试尽量注入电影感,把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使用在舞台剧上,就是我把舞台变成了画面组合的概念去表达和推进剧情,目的是让节奏感更强,情节衔接更加紧密,更能调动观众的观感情绪;在舞台上经营画面或声画组合,以产生更深刻的戏剧意义。

当然,两种媒体的操作方式也很不一样,电影是用上全部制作费去拍摄,当作品完成才开始卖第一张门票;而舞台剧就是开演前已经把门票出售,开演之后就终止卖票了,因此在两者的推广与商业运作模式方面非常不同。

Q:“香港制作”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标签。您是一位优秀的导演,同时也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影视全才。在香港电影全盛时代成绩斐然。在您参演、导演、编剧、制作、剪辑的众多作品中,印象最深的作品是哪部?可否分享一下您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高志森: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创作电影《南海十三郎》,它是源自舞台剧的,之后我也成为《南海十三郎》舞台剧的导演和监制,然而电影版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九十年代中香港电影界非常商业化的环境下,这部电影是比较罕有地不太讲究当时盛行的商业元素,例如说采用大明星,我当时是用了谢君豪,他是完全来自舞台的。

电影《南海十三郎》的题材是很特别的,它不是最流行的「男欢女爱」类型,而是小人物与大时代的故事,它主要就是围绕四个字:怀才不遇,很少有电影的核心主题是在说这四个字,所以从当时香港电影题材的选择来说这也是罕有的;电影《南海十三郎》剧作上颇忠于舞台剧原作,改编不算太多,但拍摄过程中我加入了很多个人的意见,更多的去用电影语言呈现,让作品更有电影感。这个电影也是我亲自剪接的,它获得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剪辑奖项,是对我艺术上很大的鼓励!

Q:您从1995年由电影转向戏剧舞台,在舞台剧领域又有出色表现,为香港舞台剧的商业运作开拓了新的局面。能介绍一下您从电影转向戏剧舞台的初衷以及这二十六年来您深耕舞台剧领域的感悟吗?

高志森:由1995年起,我以商业模式去运作舞台剧到现在已经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对我来说,经营舞台剧的初衷是因当年电影业受到翻版盗录的冲击,许多电影作品被非法盗录,电影人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制作费,到头来变成盗版者的利润,我失望又彷徨,无奈何自己只会搞戏;又希望能继续从事艺术的工作,于是转做没法盗版的事:舞台剧。

从事舞台剧后,我致力过开拓观众,很少依靠政府的资助。在过去二十多年来,香港表演艺术工作者的主流心态是依赖政府资助去建立艺术事业,由于我在八九十年代是制作商业电影,因此我的倾向是由开拓观众来发展舞台剧资源,而非一味向政府申请资助;时至今日,心态仍未改变。仍然希望我的舞台剧在商业运作上成功,能积极开拓观众、能穿州过省的巡演,不希望我的舞台世界仅仅限制在香港的舞台上,而是神州大地及海外,这是我一直没有改变的。

我唯一可惜的地方是香港错失了成为「亚洲百老汇」的机会,我曾经在九十年代以为香港可以做到。然而,因为香港政府没有大力推动发展表演艺术,在表演场地不足的问题上迟迟未有解决,没有场地的配套(硬件)是很难发展作品(软件)的,加上业界的主流心态较少以商业运作模式去共同努力;未来日子,我相信「东方百老汇」会首先体现在中国内地的一线城市中。

Q:近期,您和中演院线合作的一部舞台剧《两京十五日》已经启动制作。您作为一名香港导演选择和内地企业中演院线合作的出发点是什么?对于观众来说,这部舞台剧作品将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呈现?

高志森:作为一位香港导演,许多内地的朋友都很喜欢我的一些电影作品,包括《家有囍事》《花田囍事》《南海十三郎》《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以及《富贵逼人》《鸡同鸭讲》⋯等等,而我在香港做的舞台剧作品,在中国内地巡演也获很大的鼓励。

话剧《金锁记》座谈会

我所监制的舞台剧《金锁记》(王安忆改编,张爱玲原著)、我所监制及联合导演的舞台剧《南海十三郎》《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导演的话剧《长恨歌》,乃至音乐剧《喝彩》《Beyond日记》,都在大湾区和其它内地城市中演出,得到很多观众正面反馈;

《Beyond日记》导演媒体见面会

身为一位香港导演,我希望作品是可以继续体现香港文化的两点特色:香港有着中西文化交汇的特点,同时也有着传统与前卫交汇的特色。

《两京十五日》的原著是多达近七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不论是文字量或是情节量都相当高。小说的情节丰富且峰回路转,而我需要浓缩在约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故事的重点拿捏上要非常准确。另外在舞台剧的表达上,我希望以充满电影感的舞台来呈现;呈现电影感的方式很多,比如在舞台上呈现蒙太奇效果,更会使用舞台投影去做切割以及转场,令画面的组合变得更具戏剧性和冲击力,更能达到节奏紧凑的效果。

我在改编原著时会力求准确地拿捏重点,更希望观众会喜欢电影感的表达。

备注和负责声明

未经书面许可,保留所有权利,不得使用任何部分或完整的文章或照片。本号转载的文章都已注明出处,如对版权有任何疑问,请在第一时间发送邮件给本号, bbcc1223@126.com我们将在收到后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若喜欢作品的可以点击“在看”,这样有机会分享给更多朋友。要是再点击“喜欢作品”,那将对我们鼓舞更大。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查实原作者,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若涉及版权问题,麻烦请留言联系删除